□本報記者徐冬曉本報通訊員白聰聰朱倩倩
“看這苗的長勢,今年的瓜差不了!”3月14日,在禹城市辛店鎮沙河辛村西瓜產業園裏,德州市派鄉村振興服務一隊隊長沙金雙、村黨支部書記張洪華正與瓜農一起查看瓜苗生長情況。
“去年我們建起40餘畝雙膜西瓜小拱棚,引進並種植近4萬株甜王紅星西瓜嫁接苗,上市時間比露地西瓜提前1個月,畝均效益實現了翻番。今年我們又投資300多萬元建設了25個西瓜大拱棚,引進種植紅欣西瓜嫁接苗新品種,預計能比露地西瓜提前上市2個多月。”沙金雙介紹説。
如今,辛店鎮沙河辛西瓜品種有了豐收3號、京欣、紅欣等多個新品種,甜度提升,銷售週期延長到5個月,產業結構調整加上品牌價值提升,西瓜種植效益由原來的畝均3000元增加到8000元。
辛店鎮沙河辛村及其周邊村莊西瓜種植歷史悠久,該鎮轄區北部地處黃河故道,土壤以沙質土為主,温度適宜,光照充足,熱量較多,特有的氣候資源及地貌土質土壤條件非常適宜西瓜生長,造就了沙河辛西瓜個大皮薄、瓜瓤起沙、含糖量高、營養豐富等特點。2003年,沙河辛牌西瓜被省農業廳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。2006年,又被評為農業部《世界農業》紅榜展示品牌。2016年,沙河辛西瓜被農業部認定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。
但近幾年來,由於市場、管理、技術、人力等多重因素,西瓜產業發展遇到瓶頸。辛店鎮黨委政府以調整產業結構、發展特色農業為目標,立足實際,因地制宜,大力引導農民發展以沙河辛西瓜標準化生產為主的優質高效農業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去年以來,在德州市派鄉村振興服務一隊的幫助下,辛店鎮黨委政府在充分徵求羣眾意見的基礎上,把沙河辛西瓜品牌提升工程作為重中之重,組織村“兩委”幹部、種植大户多次到濟陽、商河、章丘等西瓜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觀摩學習,將現代技術與當地種植習慣相結合,並積極與德州市農科院、禹城市蔬菜辦等單位開展技術合作,實施沙河辛西瓜產業園建設項目。
“我們將充分發揮沙河辛西瓜產業園的輻射帶動作用,進一步擴大西瓜種植規模,提升品牌知名度,以此帶動周邊村莊集體增收和產業結構調整。”辛店鎮黨委書記李洋介紹説。